年初以来,吉林市抢前抓早、先谋快动,扎实有序推动农资市场监测监管、农资下摆、资金筹措等各项备春耕工作,全力打好打赢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农情调度,2024年吉林市落实粮食播种面积1096.4万亩,较上年增加6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843.2万亩,水稻186.6万亩,大豆61.8万亩。
4月5日,磐石市吉昌镇白水村开始起垄,4月16日在吉林地区率先启动玉米播种;5月5日,舒兰市平安镇学明家庭农场在全省率先启动水稻插秧,现已顺利结束。
截至目前,吉林市旱田播种基本完成,播种早的地块已出苗。全市水稻已插秧59.9万亩,占计划插秧面积186.8万亩的32.1%。预计5月末,水稻插秧工作基本结束,进入田间管理阶段。
压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吉林市制定印发《吉林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城区(开发区)2024年粮食生产目标的通知》(吉市农函〔2024〕47号)、《吉林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24年大豆油料生产目标的通知》(吉市农函〔2024〕59号),分解下达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大豆及油料播种面积等任务目标,将任务落实到乡镇、村屯和具体地块并建立工作台账,为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指标打好基础。吉林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大力宣传大豆养殖优惠政策,争取大豆玉米轮作项目支持,深入挖掘种植潜力,全面落实好扩种大豆任务。
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组织推动。吉林市制发年度工作要点、备春耕工作方案等指导文件,落实粮食播种任务到村、户、地块,提早释放政策信号,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成立春耕生产综合服务指导组,全面下沉一线指导农民做好备春耕各项工作,累计检修农机具28.1万台套,筹措备春耕资金35.5亿元,备足春耕“粮草”。3月27日,舒兰市学明家庭农场在全省率先开展水稻育秧工作。4月初,吉林市备耕工作基本结束,夯实了全年粮食生产工作基础。
做好保障服务,助力春耕生产。吉林市强化农资市场监管,深入开展2024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已出动执法人员502人次、车辆157台次,检查各类企业970户次,抽检90批次,受理投诉举报案件9件,有效维护农资经营秩序持续稳定;全力保障农资安全,积极开展农资质量隐患拉网式排查,已检查门店500余个次,深入村屯开展春耕农资打假倒查服务,累计走访20个村屯的200余户;3月5日,吉林市农业农村局邀请气象、水利和农业专家,召开2024年春耕生产会商研判工作会,提出因地制宜适时播种、提高耕作质量等合理化建议,利用互联网媒体广泛宣传,引导农户适时进行整地和春耕播种,确保把地种在“火候”上,为再夺丰收奠定基础。
开展科技培训,赋能农业生产。吉林市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送科技下乡活动,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67期,培训农民33.28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1.52万份;组织编写农业技术指导手册,推荐适宜种植的22个玉米品种、17个水稻品种和12个大豆品种,推广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水稻重大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等18项粮食增产增效技术;打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吉林市模式,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点62个,面积1.88万亩;加强农机示范应用,全市62万亩保护性耕作全面展开,积极推广玉米大垅双行和地膜覆盖等技术应用,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同时,引导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开展订单作业,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高春播质量和劳动效率。
全面开展农事活动。依据气象预测,近期气温稍高,降水明显偏少,有利于水稻移栽、返青。吉林市积极引导广大农户做好水稻插秧前的揭膜炼苗、蹲苗状根,尽可能选用大马力机械,进行耕翻耙地、整地施肥,因地制宜施用药剂菌剂,充分的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掀起水稻插秧高潮,尽早完成插秧。同时,还将做好旱田苗情监测和补救工作,抓住有利时机,尽快完成苗前封闭除草,适时进行查苗保苗,全力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加强农机安全整治。吉林市组织并且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农机手操作培训,会同交通、公安等部门做好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及执法检查,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确保春耕期间农机和人员安全。
夯实防灾减灾措施。吉林市组织农业专家提早制定有效的应对防灾措施,加强防范春季“倒春寒”、低温少雨,夏季暴雨、冰雹、大风,秋季初霜偏早等不利气象条件,切实把阶段性干旱、局部洪涝、作物倒伏、低温冷害等农业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强化田间调查和病虫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农民适时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
确保惠农政策落实。吉林市严格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确保把各项补贴资金用在刀刃上,推动农业生产水平整体提高。他们配合财政部门将耕地地力补贴、玉米、大豆、稻谷生产者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各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尽快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持续宣传提高种植大豆支持补贴政策,尽最大努力提高农户种植大豆意愿,确保完成全省“大豆产业振兴”种植任务。
眼下,火热的春耕生产正稳步推进,无人机、插秧机等现代农业机械“大显身手”,轮番上阵,春耕生产变得更智能、更高效、更轻松。
5月15日,在永吉县禾谷丰水稻种植合作社,伴随着轰鸣的螺旋桨声,一架吊着水稻秧苗的无人机,在负责人张帅的操控下腾空而起,仅用了1分钟时间,就将10盘水稻秧苗精准地放到指定区域。
“现在,我们合作社都用无人机运苗。我们有4台无人机,一台无人机一天能运送2000盘左右的秧苗,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大幅度的提升了插秧进度。”张帅和记者说,运苗速度一快起来,秧苗在岸边放置的时间大幅度缩短,避免了风干,提高了秧苗的存活率。
在不远处的施家村,几名农户忙着搬运秧苗盘,装入插秧机,伴随着“哒哒哒”的机器声,水稻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株株秧苗从插秧机上依次滑落,被整齐有序地插入田中。
村民潘景亮说,以往人工插秧,一人一天只能插半亩多田,现在使用“井关”插秧机器,一天就能插30亩地。“现在是省时省钱还省力!”
今年,永吉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6.2万亩,其中,水稻29.9万亩、玉米89.9万亩、大豆3万亩、油料1.5万亩、瓜菜1.9万亩。目前,水稻插秧已完成40%,预计5月30日前基本结束;玉米、大豆播种已全部结束。全县备耕共需种子2360吨、化肥8万吨、农药1250吨。目前,种子、化肥入户率100%,农药入户率60%。
五月的江城大地,正是水稻插秧的季节。5月20日,记者在舒兰市平安镇学明家庭农场了解到,水稻插秧工作已经于几天前完成,正有条不紊地转入田间管理阶段。学明农场负责人李学明说,为了抢抓农时,他们早在3月末就启动了大棚育苗工作,早于周边其他种植户10天左右。农场今年计划种植60公顷水稻,其中有机水稻43公顷,选取优质稻花香稻种。多措并举筹集春耕物资。舒兰市一方面加快余粮销售变现进度,引导农民正确看待市场形势,适时售卖余粮,筹措春耕生产资金,另一方面,积极协调金融机构,落实支农信贷政策,合理配置金融资源,简化贷款手续,提供更多金融服务,切实加大信贷投入。目前,舒兰市春耕已累计投入资金5亿元,春耕生产用种5500吨,化肥11万自然吨,农药600吨。
今年,舒兰市计划落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5.2万亩,其中,水稻75万亩,玉米125.5万亩,大豆13.8万亩,其他粮食作物0.9万亩,确保粮食产量正常年景保持在120万吨阶段性水平。
3月27日,舒兰市平安镇、七里乡等乡镇率先开始水稻育苗,4月中旬,全市水稻育苗全部结束。旱田于4月15日左右陆续开始整地,4月20日左右启动玉米播种,玉米播种现已基本结束。当前,舒兰市水稻秧苗长势良好,已完成插秧约30万亩左右,预计5月末全部结束。
近日,记者在昌邑区桦皮厂镇平安村二组看到,一条条播种完的玉米垄整齐排列,伸向远方。
“现在用的都是一次成型整地机,深度够用,垄打得也直,地整得‘嘎嘎板整’!”昌邑区农机监理站站长刘海航和记者说,这种整地机集灭茬、起垄、施肥、功能于一体,一天能作业60亩地,效果好、速度快,而且能做到深度施肥,有效提升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
除了整地机,各式各样的新型播种机也跑出了春耕“加速度”。“这是手扶拖拉机携带式单垄播种机,操作便捷,只需要直线前进即可,最大限度降低了体力消耗。而这样的小农机,播种行距均匀,深浅一致,出苗效果还好,每天可以播种30亩地。”刘海航介绍。
为了确保春播任务顺利完成,吉林市昌邑区农业农村局强化技术服务指导,组织农技、农机等科技服务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帮助农民解决春耕备耕中遇到的困难,同时,做好农资储备保障,全力推动春播生产。
今年,吉林市昌邑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约47.83万亩,其中,玉米28.5万亩,水稻18.9万亩。目前,旱田播种已全部结束,5月中旬进入水稻插秧阶段,预计6月初全部完成。